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機油等級怎麼看

要了解機油的等級,必須先瞭解的美國石油協會API (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)服務標誌,才能理解及選用適合自己愛車的機油,這些機油的認證標章,可不是機油製造商隨隨便便就能夠印在機油瓶身之上,需經API認證後取得認證標記,不僅進一步驗證機油的品質,當然也讓消費者在購買時更加安心!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認證單位分別有美國石油協會(API)、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(ACEA)以及日本汽車標準組織(JASO)等,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。

美國石油協會(API),是最早對機油進行分級定義的組織:在汽車用的機油上常會看到SL、SM以及SN等級數,S代表的是汽油引擎所使用的機油,是Station的縮寫,而開頭字母為C則為對應柴油引擎使用的機油,S及C後方的字母則是由於引擎不斷的升級,所以機油等級也會不斷的升級,每一個階段的油品會由A~Z依序編號(機構或系統因素跳過SI和SK避免產生混淆),越靠近Z的字母代表測試的標準更趨嚴苛,詳細的分級制度能到API網站進行查詢。

再來是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(The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Automobile Constructors),簡稱ACEA。ACEA在標示上以一個英文字母搭配一個數字為主,其中A代表汽油引擎使用的機油,B則是輕型柴油引擎,C為擁有觸媒轉換器的汽柴油引擎所用的機油,最後E則是重型柴油引擎所使用的機油,後方的數字則是數字越大等級越高的含意。

另外還有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(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),簡稱SAE,SAE日本分會創立的日本汽車標準組織(Japan Automobile Standards Organization),簡稱JASO,由於API以及SAE大多是以四行程車用機油為主,二行程機油就必須參考JASO規格。在JASO當中最為常見的就屬MA以及MB,與優劣無關,分別是以濕式離合器所使用的機油與乾式離合器所使用的機油。打檔車大多數為濕式離合器的配置,是採用MA規格的機油,而採用乾式離合器的速克達就適用MB規格的機油,另有JASO MA2規格為具較高的摩擦係數用油。

另外機油黏度也有等級,目前統一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(SAE)制定的SAE J 300,黏度級數從0、5、10、15、20一直到60,數字越大表示黏度越高,而0~25後方會加上一個字母W,是Winter(冬天)的縮寫,這是代表車子啟動時能接受的低溫度範圍。

在機油的成分方面,機油本身是以「基礎油」加上「添加劑」所組成,所以機油可以大致分為「礦物油」、「半合成油」與「全合成油」。礦物油是成本最為低廉的基礎油,幾乎完全是由碳氫化合物所組成,缺點是在溫度較低時流動性差、揮發性較高、易受溫度影響黏度以及黏度指數較低,優點是經濟實惠,如果換油時機點對的話,是相當不錯的選擇。再來是半合成油,主要成分為礦物油與最普遍見到的合成油混合,這兩個成分的比例多寡是看要使用的機械,需要甚麼樣的特性下去調製。最後是全合成油,如果是狹義的合成油,必須是從小分子單元透過聚合反應而成,絕大多數的合成油都是以某種烴類為初級原料,透過原油或天然氣中裂解獲取,並由石化工業大量供應。與礦物油相比之下擁有更佳的潤滑效果及品質穩定性,不僅低溫流動性較佳之外,抗氧化性、低揮發性、抗腐蝕性都有著更優異的表現,但相對價格也較高。目前國內的油品只有中油會清楚標示「礦物油=礦物油及添加劑」、「半合成油=礦物油、合成油及添加劑」與「全合成油=合成油及添加劑」,消費者可以參考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油品。

而除了成分,機油的黏度對引擎的工作環境以及使用狀況有非常大的關聯,過黏過稀都不是好狀況,例如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之下,機油黏度過高會導致無法正常流動至各部件進行潤滑,甚至造成引擎無法正常啟動。而在天氣較為炎熱的地區,若機油黏度過低,將可能因受熱後變得更稀薄,導致毫無潤滑的效果,最終產生機件磨損的情況發生,因此採用正確黏度的機油也非常重要!

機油的各項認證或標示,在不瞭解時看起來實在非常複雜,尤其是眾多機油品牌塗裝都有所不同,擺在一起後更令人眼花撩亂,透過這篇文章以非常簡單的方式解說各個標示的含意,讓讀者們能用最短的時間,快速理解機油的各項標示,在未來選購機油的時候能有個參考,選對愛車最適合的機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