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一般判斷機油好壞的基準

在車輛保養中,最基礎的莫過於五油三水的更換,其中最常更換且對車輛性能表現影響最大的,就屬引擎使用的潤滑油 (俗稱機油),潤滑油本身會因高溫、磨擦、異物滲入、壓力、時間等因素而發生化學變化,進而減低潤滑的效能,使得機械運轉不良甚至磨損。

實務上可依照三步驟判斷油品是否為好油,首先是看包裝外觀,正牌機油封口蓋是一次性蓋子,缺口處有封口錫紙,錫紙上均有廠家特殊標記,包裝瓶身的圖案字碼也清晰整齊;其二是觀察機油顏色,將油倒在透的罐子中觀看,如果油品透明度好、無懸浮物、無沉澱、無雜質結塊且流動均勻,則是比較好的油;最後是機油味道,一般機油氣味較為溫和,如果有刺激性氣味,尤其是燃油味重,就有可能是再生油。

而機油品質與下列特性有關:

  1. 1. 黏度指數:機油中加入黏度指數增進劑可提高其安定性;黏度指數高並不代表黏度高,而是表示機油的安定性較佳,換句話說,即較不易因溫度變化而變質。故黏度指數高是良好機油的首要條件。
  2. 2. 低溫流動性:機油的號數與黏度成正比;號數愈小表示機油愈稀,號數愈大則愈黏稠。但機油在低溫時仍須保持一定的流動性,以免因結冰而喪失潤滑功用。
  3. 3. 高溫黏稠度:高溫會破壞機油的黏度,使其喪失潤滑功能,故良好的機油在高溫時仍需維持一定水準的黏稠度。
  4. 4. 抗氧化性:抗氧化劑能保護汽車機件使其不易氧化(生銹)。
  5. 5. 清潔及分散性:機油加入清淨劑及分散劑,會使其在流動過程中有更好的清潔效果;同時更能分散機油中的污渣、碳素等雜質。
  6. 6. 油膜強度:機油會在潤滑部位的表面形成耐高壓的油膜,油膜耐壓能力與機油黏度無關,而與被潤滑物件表面的附著力有重要關係;我們通常將油膜強度大小的特性稱為油性(Oiliness)。
  7. 7. 消泡性:混有空氣的機油在輸送時會引起「斷油」,造成受潤滑部位(機件)的損耗,故機油必須有攪拌時不易起泡(空氣)的特性,加入消泡劑即可達成此一目的。

車輛每行駛五千公里即須更換機油,而每行駛一萬公里時還需另外更換機油濾清器;而即使車輛不常使用而行駛里程未達五千公里,為確保油質良好,也應每半年更換機油,為了讓愛車維持順暢運轉,車主絕對別為了省荷包而購買劣質機油,不但會衰減引擎壽命,也會導致油耗增加。